陈凯歌作品《赵氏孤儿》。
昨晚,我看了贺岁大片葛优三部曲之一的如果不是事先看到陈凯歌夫妇率主创人员在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等名牌电视栏目中的宣传造势,以及首映式等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中无所不用其极的自吹自擂的话,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曾经使我惊叹不已也享受无穷的精致典雅、美伦美奂的影片《霸王别姬》和《风月》的导演陈凯歌的作品。《赵氏孤儿》太初级了、太粗糙了、太俗套了、也太搞笑了,从场景到节奏到故事到人物到细节到表演,就像是那种硬赶出来的电视连续剧似的,低俗的让我感到惊讶!一开场,刚刚说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反派人物屠岸贾就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先是用神乎其神的小虫子杀死了蠢国王,然后就是一通莫名其妙的赵氏灭门惨案。如果说宫廷政变后的大权在握是不需要说明的理由的话,那么,屠的赵氏灭门的深仇大恨又从何而来呢?此外,一开场就交待了的屠岸贾和庄姬婚前的情深意长,又在这场事关两人的灭门惨案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越往下看越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名声显赫的大导演,居然连最起码的电影整体节奏编排都忘记了,就像是一个大歌唱家唱着唱着就跑调了的道理一样:前面紧张激烈的赵氏孤儿在灭门惨案中侥幸生还,随着程婴的舍己救人,突然一下子变得风平浪静、拖沓乏味了。难怪影片放映到后半部分时,悲剧场的观众出现了极具讽刺意味的大笑场面。这商业社会特有的厚脸皮现象,也体现在了影片主创人员的身上,听到笑场之事,主创居然讪讪地说“观众会笑,一个是高兴,一个是觉得情节有意思。”大艺术家居然不知道演悲剧让人看了大笑这说明了什么,这大笑也就成了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了。
除了影片的整体结构不畅外,影片的诸多细节也太过粗制滥造,经不起生活逻辑上的推敲:比如身为医生的程婴为了报仇忽然去屠家做起了门客;程婴不顾杀头的危险,主动告诉韩厥自己抚养着的孩子是真正的赵氏孤儿;当程婴15年后含辛茹苦地养大了赵氏孤儿,终于述说惨痛家史的时候,一场本是百感交集的好戏却平平淡淡地就过去了;庄姬在临终前特别告诫程婴不要让孩子有复仇之心,让他做一个平常的百姓就行了,此说和后面的故事正好相反;韩厥本已抢去了孩子,却因为意外地滑了一跤,又把孩子扔给了程婴;庄姬产后那行动自如的表现等等。让我深深地遗憾陈导的全片驾驭显得太过捉襟见肘和力不从心。至于那些太过明显的在影视基地里的粗制滥造的街景中拍摄的场面,就更是多得举不胜举了。也因此,我原本在看了陈导的影片《无极》之后就想说的话,至此就不吐不快、不得不说了。我想说的主要有四点:
一、不进则退。生活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才去了北京,又去逛了京城著名的前门大栅栏;那些曾经辉煌灿烂的老字号留下了一段顺口溜: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可如今,如果不是看到了门里门外的那些介绍,仅从店面的狭窄和顾客的稀疏,是很难想到店家从前的神气和风光的。任何曾经有过的荣耀所积攒起来的声名显赫,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再响亮的名声也吃不了几年老本。艺术也是同样的道理,光靠大导演的名声和曾经在国际上摘金夺银的历史,而没有不断地进取创新给观众带来的新的惊喜,老本又能吃多久呢?《无极》让观众们大喊无味,《赵氏孤儿》又成了赵氏弃儿,今后的陈凯歌影片还能有多少的号召力,联想意义上的观众缘又能维持多久呢?
二、井底之蛙。现在的大趋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艺术家们千万不要认为那只是一般产品企业家的事,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艺术产品同样要遵循的商业规律。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里,消费者们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只盯着国货了;开放的国门、开放的市场、开放的网络下开放的观众,难以拒绝世界艺坛的丰富多彩,观众们不由自主地会在国际产品间比较、选择、评价和推崇。比如,都在说人性和亲情,看完了《赵氏孤儿》,我不由得想起了韩国去年的一部非常杰出的表现母子情深的影片《母亲》;看着人家那故事编排、艺术手法、人生哲理和人性透析,我深感《赵氏孤儿》的艺术表现太孤独也太单薄了!在这全球合一的文化浪潮冲击下,我们又有几个导演品牌能经受住考验和挑战,独树一帜、巍然屹立呢?
三、邯郸学步。陈凯歌导演曾经是很有才华也很有个性,很有能力也很有品味的,我上面说到的他的两部代表作至今让我想起来依然是回味无穷的和美不胜收的。只可惜陈导演的自信不够,他渐渐地抛弃了自己原有的精致唯美、大气酣畅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并没有学到别人商业运作和市场驾驭的精髓,其结果是没学会人家的却丢了自己的,进退两难。之前的《无极》和之后的《赵氏孤儿》都强化了我的这个印象。比如,《赵氏孤儿》中的用虫子毒杀国王一段,太像才上映不久的华谊兄弟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人体自燃的套路了;而影片中的另一个情节,则明显取自于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和他孙子之间的经典故事:孩子站在屋顶上要往下跳,屠岸贾张开双臂让孩子跳下来,就在孩子跳下来的一刹那,屠岸贾躲开了,让孩子直接摔在了地上,屠岸贾对孩子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你记住,人都是不可信的。学习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是学精神还是学表面、是学本质还是学花样,就要看各人的悟性了。我从陈凯歌的这部作品中,看到的是人云亦云和亦步亦趋。
四、江郎才尽。从陈导演的作品《黄土地》开始,我们原本看到的是一个极有艺术才华、艺术悟性、艺术激情和艺术风采的导演;当他的影片《霸王别姬》和《风月》先后推出的时候,我们更是被他的才情、才艺、才华和才能所征服!然而,在这个世界越来越商业化也越来越浮躁的时候,陈导演的作品逐渐没有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和方向,变得胡编乱造的、变得滥宇充数的、变得痴人说梦的、变得随心所欲的。《无极》已经给我这今不如昔的巨大反差感了,《赵氏孤儿》更是给我以每况愈下、惨淡经营的感觉。我多么希望这是陈大导演的一时糊涂呀!我真不想说这是一个原本才华横溢的艺术片大导演在商业社会里的晕头转向和江郎才尽的表现。
我这里说的是陈凯歌导演,其实类似的感觉,我在张艺谋导演和冯小刚导演的最新作品中也有。曾经以影片《菊豆》、《活着》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给国人带来了无限惊喜的张艺谋导演,最新的作品《山楂树之恋》幼稚极了、也乏味极了,这种老套的纯情故事对于深知梁祝故事的中国人来说,还能有多少的感动和激动呢?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更是让我经历了一场电影大地震,片中母亲在儿女之间作选择的重场戏,一看就取自于美国著名影片《苏菲的选择》中的戏眼。看来,我们的观众无论是眼光和心态,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而我们的导演水平则还停留在原来的意识和能耐上,这种刻舟求剑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陈凯歌的悲剧影片《赵氏孤儿》中观众们的大笑场,就是对此类越来越力不从心的导演的最大的讽刺和警醒。 不错 不错 photoshop:0043
页:
[1]